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正文

国家税务总局新规,涉税费资料容缺办理范围扩大

  • 新闻资讯
  • 2025-04-28 10:32:49
  • 19
  • 更新:2025-04-28 10:32:49

随着国家税务总局不断深化税收制度改革,为进一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,提高涉税服务效率,自2023年2月1日起,国家税务总局将进一步扩大涉税费资料容缺办理范围,这一举措旨在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便捷、高效的服务,减少办事环节,降低企业成本,推动税收征管现代化,本文将就此次新规的背景、具体内容、影响及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。

新规背景

近年来,国家税务总局致力于推进税收征管现代化,通过简化办税流程、优化服务方式等措施,不断提升纳税人的办税体验,在涉税服务过程中,仍存在一些资料繁琐、办理流程复杂等问题,影响了纳税人的办税效率,为此,国家税务总局决定进一步扩大涉税费资料容缺办理范围,以解决这些问题。

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最新规定,自2023年2月1日起,以下13项涉税费资料将纳入容缺办理范围:

  1. 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及附表;
  2.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附列资料;
  3. 消费税纳税申报表及附列资料;
  4. 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;
  5. 车辆购置税纳税申报表;
  6. 印花税纳税申报表;
  7. 土地增值税纳税申报表;
  8. 房产税纳税申报表;
  9. 契税纳税申报表;
  10.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申报表;
  11. 涉税证明材料;
  12. 其他涉税资料。

涉税费资料在办理时,如因特殊情况无法提供原件或复印件的,可采取容缺办理方式,具体操作流程为:纳税人向税务机关说明情况,并承诺在规定期限内补齐相关资料,税务机关在核实情况后,可先行办理涉税事项。

新规影响及意义

  1. 提高办税效率:将更多涉税费资料纳入容缺办理范围,可以减少纳税人因资料不齐等原因造成的办税延误,提高办税效率。
  2. 降低企业成本:容缺办理方式的推行,可以减轻企业因频繁往返税务机关补齐资料而产生的人力、物力和时间成本。
  3. 优化营商环境:此举是国家税务总局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、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,有助于提升纳税人的满意度和获得感。
  4. 推动税收征管现代化:通过简化办税流程、优化服务方式等措施,推动税收征管现代化,提高税收征管效能。
  5. 促进经济发展: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便捷、高效的服务,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,促进经济发展。

实施措施及建议

  1. 加强宣传培训:税务机关应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新规宣传,确保纳税人了解容缺办理范围及操作流程,应加强对税务人员的培训,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。
  2. 完善信息系统:税务机关应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,实现涉税资料电子化、信息化管理,为容缺办理提供技术支持。
  3. 加强监管:在推行容缺办理的同时,税务机关应加强事后监管,确保纳税人按时补齐相关资料,防止出现涉税违法行为。
  4. 持续优化服务:税务机关应持续关注纳税人需求,不断优化服务方式,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。

国家税务总局将13项涉税费资料纳入容缺办理范围,是深化税收制度改革、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,此举将进一步提高办税效率、降低企业成本、优化营商环境、推动税收征管现代化,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便捷、高效的服务,税务机关应加强宣传培训、完善信息系统、加强监管和持续优化服务等方面的工作,确保新规顺利实施。

有话要说...